閃付pos機pin碼,從智能手機到舍棄設備

 新聞資訊  |   2023-05-17 11:49  |  投稿人:pos機之家

網上有很多關于閃付pos機pin碼,從智能手機到舍棄設備的知識,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閃付pos機pin碼的問題,今天pos機之家(www.mxllmx.com)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,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!

本文目錄一覽:

1、閃付pos機pin碼

閃付pos機pin碼

作者:白冰&遲磊 互聯(lián)網普惠金融研究院

摘 要:近年來,移動支付快速發(fā)展?,F(xiàn)有支付模式可分為NFC支付、二維碼支付、基于NFC技術和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混合型支付三類,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支付設備和網絡的制約。未來其發(fā)展方向是采用生物特征識別等舍棄設備的模式。

隨著技術的發(fā)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,近年來移動支付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。

2015年,中國銀行業(yè)金融支付機構累計處理移動支付業(yè)務138.37億筆,同比增長205.86%;業(yè)務金額108.22億元,同比增長379.06%。非銀行支付機構累積發(fā)生網絡支付業(yè)務821.45億筆,金額49.48萬億元,分別增長為205.86%和379.06%(2015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,2016)。

一、現(xiàn)有移動支付模式

在移動運營商、金融機構、移動支付服務商、終端及相關設備廠商、監(jiān)管機構、商戶和用戶的共同推動下,各種移動支付模式層出不窮。Csaifu Keitai、Master Card PayPass、支付寶、Square、Apple Pay、云閃付、星巴克Touch-To-Pay等都是其中成功的案例。

應該說,這些移動支付模式的成功,都有其特定的社會環(huán)境和自身特點,比如日本人多地少的地理因素和民眾不愛使用信用卡的心態(tài),促成了Csaifu Keitai的成功;Square的成功源于美國人對信用卡的依賴;Apple Pay則聰明地利用其智能終端的用戶黏性和技術優(yōu)勢;支付寶得利于其長久積攢的電商用戶。

二、三類模式流程比較

移動支付體系,源于信用卡支付體系。信用卡支付體系共有五個參與者:商戶、收單方、信用卡組織、發(fā)卡方和顧客,其流程如圖1所示。

圖1信用卡線下支付流程

不同的移動支付方式,其流程存在差異。根據(jù)其核心技術原理,上述移動支付模式可分為三類:NFC支付、二維碼支付、基于NFC技術和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混合型支付。我們來一一分析。

1、NFC系近場支付

NFC系近場支付的流程可分為三步:第一步,圈錢,用戶在開戶行出將一定金額的錢存入NFC芯片中;第二步,刷卡,顧客選擇購買商品后利用商家準備的POS機刷卡支付;第三步,確認,有的NFC近場支付方式會需要顧客簽字確認,一般都是在業(yè)務剛推出時或者消費金額超過一定限額時進行。

圖2 NFC系近場支付流程

2、掃碼系近場支付

掃碼系支付分為兩種模式:支付憑證模式和支付訂單模式。

支付憑證模式的支付流程:第一步,顧客打開手機上的支付APP,點擊付款碼,向商戶展示;第二步,商戶用掃碼槍掃描顧客的付款碼,進入付款界面;第三步,輸入付款金額,點擊付款;第四步,輸入手機支付密碼,點擊支付。

支付訂單模式的支付流程:第一步,商家根據(jù)訂單數(shù)據(jù)形成一個二維碼;第二步,消費者通過手機APP掃描讀取這個二維碼,進入付款界面;第三步,確認訂單信息后輸入密碼,點擊支付。

圖3掃碼系近場支付流程

3、混合型近場支付

Apple Pay創(chuàng)造性地將token技術、指紋識別技術與NFC支付技術結合在一起,利用其龐大的用戶群體和強大的用戶黏性將Apple Pay迅速推廣。我們以Apple Pay為例,介紹混合型近場支付流程。

Apple Pay的近場支付流程:第一步,將iPhone靠近刷卡機感應區(qū);第二步,手機屏幕亮起,進行指紋驗證;第三步,輸入PIN碼(根據(jù)實際情況需要,有的支付過程是不需要PIN碼的);第四步,完成支付。

圖4 Apple Pay近場支付流程

三、未來發(fā)展趨勢:舍棄支付設備

不少人都經歷過支付設備和網絡給移動支付帶來麻煩與不便,解決的方向是找到一種新模式,可以舍棄支付設備和網絡需求,提高支付效率。

近期內有望普遍應用的是單純依據(jù)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移動支付方式。目前普遍認為,可用于移動支付的生物特征識別,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:普遍性、唯一性、穩(wěn)定性和可采集性。在實際操作中,還要考慮性能、用戶接受程度和安全性。

典型的生物特征識別系統(tǒng),邏輯上包括兩個模塊:注冊模塊和識別模塊。

注冊流程:第一步,用戶信息登錄;第二步,通過生物特征識別傳感器,采集用戶的生物特征信息;第三步,提取用戶特征;第四步,創(chuàng)建用戶模板并儲存在數(shù)據(jù)庫中。

識別流程:第一步,通過生物特征識別傳感器,采集用戶的生物特征信息;第二步,提取用戶特征;第三步,數(shù)據(jù)庫中的模板進行匹配并驗證用戶身份。

圖5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支付流程

純生物特征支付的過程,實際是利用人體獨特唯一的生物特征來取代支付工具,支付設備是顧客的身份驗證工具。

其支付流程如下:第一步,收銀員在POS機上輸入支付金額;第二步,顧客確認金額正確,在POS上驗證生物特征;第三步,POS機迅速匹配顧客生物特征和事先綁定的賬戶,進行賬單結算;第四步,支付完成。

生物特征支付具備如下優(yōu)點:第一,徹底消除智能終端的使用,減少標準爭奪消耗;第二,直接避免移動網絡對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限制;第三、用戶賬戶直接與用戶特征綁定,使用便捷性更高、使用更加舒暢;第四、安全性更高,用戶的隱私更加保密。

生物特征支付實現(xiàn)后,接下來可能會出現(xiàn)兩種情況。一是出現(xiàn)以意念控制技術為支撐的意念支付。這種支付方式是在現(xiàn)有的支付理念體系下,將移動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發(fā)展到幾近極限的方式。但是,在具體實現(xiàn)時,需要巨量的技術支持,必須解決腦電波識別精確度、腦電波采集設備微縮化、腦電波采集器和控制器融合等技術問題。只要要取得突破性的科學技術進步,這種技術并不是天方夜譚。

另一種情況相對簡單,以虛擬現(xiàn)實技術(VR)為基礎,創(chuàng)建全新消費模式,進而衍生出基于虛擬現(xiàn)實技術的支付模式。利用虛擬現(xiàn)實技術構建虛擬的消費場景(商場、超市、便利店等),消費者進入虛擬現(xiàn)實場景時就已經完成了身份核實,選定商品后支付即刻完成。

此外,比特幣也為我們展示了一種不基于任何設備的支付方式——電子指紋支付,雖然比特幣尚未完全被各國接受,但其試驗結果是成功的。

本文為互聯(lián)網普惠金融研究院原創(chuàng)文章,已經作者授權發(fā)表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。您還可以通過搜索互聯(lián)網普惠金融研究院微信公眾號”China_IIFI“或者”普惠研究院“獲取更多精彩文章。

以上就是關于閃付pos機pin碼,從智能手機到舍棄設備的知識,后面我們會繼續(xù)為大家整理關于閃付pos機pin碼的知識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!

轉發(fā)請帶上網址:http://www.mxllmx.com/news/46485.html

你可能會喜歡: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babsan@163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