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徐匯pos機,文化展品進駐上海地鐵

 新聞資訊  |   2023-04-23 13:34  |  投稿人:pos機之家

網(wǎng)上有很多關于上海徐匯pos機,文化展品進駐上海地鐵的知識,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上海徐匯pos機的問題,今天pos機之家(www.mxllmx.com)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,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!

本文目錄一覽:

1、上海徐匯pos機

上海徐匯pos機

陸家嘴站的詩歌POS機(圖片均由張吉拍攝)

近日,上海軌道交通二號線陸家嘴站內的“詩歌POS機”火了一把,“一塊錢一首詩”引來眾多乘客駐足。“滴”聲刷卡,支付一塊錢,機器運轉,打印出一張紙條,上面便是一首詩歌:

窗外的星星連成一片

像夢里媽媽模糊的臉

——可兒《窗》

這些詩歌源于詩集《大山里的小詩人》,從活動介紹可以看到,活動籌集的善款將會用于提高貧困山區(qū)兒童的教育水平。而這樣的活動,也使得擁擠的陸家嘴地鐵站,添了許多溫情。

在此之前,“一站一景”的上海地鐵文化建設就多次受到乘客和網(wǎng)友好評。

記者走訪調研了26個地鐵站點,涉及上海正運營的所有軌交線路。一圈兒走下來發(fā)現(xiàn),每日乘坐的地鐵,原來也別有一番景致。

地鐵太匆忙?藝術畫、歷史展讓你慢下來

早高峰的十號線,每趟列車間隔三分鐘左右。伴隨著“列車到站,請站穩(wěn)扶好”的提示音,行走在電動扶梯上的一群人,加快腳步,推搡著撥開逆流人群擠入地鐵。

據(jù)上海地鐵第一運營公司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,上海地鐵7月的客流日均客流約1132.55萬人次,與6月相比,增幅為7.57%。擁擠的地鐵,來來往往的人被迫浸入地鐵的忙碌,心累,怎么辦?

其實,有心的乘客會發(fā)現(xiàn),地鐵里也有不少有趣的角落。

人民廣場站展出的航空母艦“遼寧號”模型

一號、二號、八號線交匯的人民廣場站,每天人流如織。近日該站展出了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“遼寧號”模型,不少乘客停留在此觀賞、拍照。江西游客王女士正在看模型,她說:“我第一次到上海來,也是第一次在地鐵里見到這種模型展覽,很好玩,很有意思?!?/p>

“文化環(huán)線”四號線,多次與上海昆劇團、上海輕音樂團、上海交響樂團、中華藝術宮等合作,結合各個站點特色,打造環(huán)線文化。上海體育館站的“經(jīng)典電影觀影廳”長廊、林風眠作品和馬賽克玻璃壁畫《韻動》,藍村路站的“聽老歌”懷舊音樂長廊,海倫路站的壁雕《車輪之路》,中山公園站的《今日交通》,延安西路站展示超大幅《黃山西海圖》等景觀形成一道地鐵文化風景線。

上海交通大學站 《交大百年輝煌》壁畫

十號線途徑上海交通大學、同濟大學、復旦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,必然少不了文化景觀。交通大學站站廳北壁的壁畫《交大百年輝煌》,是運用現(xiàn)代雕塑的抽象構成和傳統(tǒng)具象元素相結合的手法繪制而成的,站廳另一側是眾多圖書堆疊而成的《錢學森專題展覽》。

陜西南路地鐵站 《天都云瀑布歌》作品

陜西南路站的《天都云瀑布歌》,描繪了清代古徽州雄村“宰相故里”至深渡沿江幾十里新安山水、風俗民情和名勝古跡。另外還有“大師作品進地鐵巡展之唐云”,唐云大師的四幅山水花鳥畫在此展出,清新淡雅,寧靜自然。

走進新天地站,映入眼簾的是海派壁紙和動態(tài)屏幕,屏幕上一遍遍播放“魅力上?!钡臉酥拘哉掌?。新天地站還舉辦了“地鐵閱讀挑戰(zhàn)”活動,擺滿書籍的圖書柜前不時有人逗留,他們解開串連圖書的鐵鏈,將圖書一頁頁翻看。下班回家的羅女士從書柜上拿起酈波的《唐詩簡史》,日常擠地鐵的她,今天湊巧看見這本心儀已久的書:“在地鐵上坐的時間長,有本書讀剛好?!?/p>

新天地站 “地鐵閱讀挑戰(zhàn)”

南京東路站的壁畫《中華第一街》,雙面裝潢氣派十足,展現(xiàn)了解放前南京路的十里洋場。站廳的“地鐵之窗”還展出了《從1919到1949,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》圖片史料展,行人不時駐足,閱讀窗內的文字。

豫園站站廳東壁中間,則掛著一幅壁畫《上海老街》,繪制了一幅幅上海舊景——黃包車夫、剃頭匠、米店倌……濃濃的老上海氣息。

豫園站 《上海老街》壁畫

此外,二號、十二、十三號線的交匯站南京西路站,有一幅瓷磚貼畫《時代style》,反映了都市服飾及審美的變遷;九號、十三號線交叉的馬當路站,站內不銹鋼氟碳漆噴壁畫《石庫門》展現(xiàn)了老上海石庫門房子舊貌變成了“新天地”;二號線上??萍拣^站的雕塑畫《20世紀的科技進步》,展示了各個世紀的重大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;八號線的中華藝術宮站,站內裝橫還原了中華藝術宮的經(jīng)典紅柱,站點特色鮮明……

中華藝術宮站站內裝潢

據(jù)統(tǒng)計,上海地鐵一號線至十號線,共計車站壁畫50余塊,站內藝術展也在持續(xù)更新中。

地鐵廣告乏味?公益性廣告、體驗式廣告紛紛來襲

廣告是地鐵內最常見的“裝飾”。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靜安寺站附近的張治華先生說:“上海地鐵越來越方便了,但是地鐵廣告應該少一些,公益性廣告應該比商業(yè)廣告多一些?!?/p>

記者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目前上海地鐵的公益廣告數(shù)量并不少,各個站點幾乎都有公益廣告。此外,上海地鐵廣告還有其他多樣化形式的嘗試。

二號、七號線換乘站靜安寺站的站內互動屏,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將行人投影到LED顯示屏上,顯示屏會隨著人的移動而出現(xiàn)廣告商所設置的動畫。路過的行人紛紛掏出手機給屏幕上的自己拍照留念。

靜安寺站互動廣告屏吸引乘客拍照

統(tǒng)一冰紅茶、肯德基、康師傅、匯豐銀行……這些品牌都曾在這塊互動屏營銷過。張治華說:“這個蠻新鮮的,簡單容易操作,還能展示自己的形象,我蠻喜歡的?!彼€特意帶著太太和女兒到這兒照過全家福。

另外,體驗式廣告也成為新晉“網(wǎng)紅”,自助鮮榨飲料機、APM自助拍照機、自助取款機、自助取藥機等機器早已在上海地鐵鋪開。

今年6月,十一號線徐家匯站站內出現(xiàn)了一臺白藍相間的“智能測膚站”,上面寫著“只需60秒,清查六大肌膚問題”。機器落座初期,引得不少路人駐足。不過,僅僅一個多月后,記者蹲守近半小時,發(fā)現(xiàn)并未有行人使用該機器。

徐家匯站的“智能測膚站”

地鐵不僅僅是文化的棲息地,也是文化的指示標。近些年,上海地鐵還增多了文化藝術展相關海報的展示。每天乘坐地鐵去實習的大學生王曉娟說:“我每天都會看一下這些海報,海報很好看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有喜歡的展,就會自己去看?!?/p>

有溫度、有速度,智慧地鐵值得期待

1993年5月28日,為適應大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,上海地鐵一號線開始試運營。截至2018年底,上海地鐵歷經(jīng)近25年建設,共運營軌道交通17條,每天載客流量高達1000多萬。

截至2018年底,上海地鐵共完成公共文化項目120個,建立主題藝術車站100個,開行文化列車107列次,打造文化長廊5條,完成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75個,建成階段性公共文化陣地35個……每天近千萬客流、年累計近40億人次可以觀賞到這些地鐵藝術。2017年6月29日,上海舉辦了全國首個地鐵公共文化藝術節(jié),致力于打造為一個“可閱讀、有溫度”的空間。

近來,隨著云計算、大數(shù)據(jù)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(fā)展,上海逐漸走向智慧地鐵的建設。掃碼進站、生物識別、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等技術上海地鐵已投入使用。十號線已于2017年實現(xiàn)低谷客流運營時段UTO模式的全自動駕駛運營模式,即該列車大部分運作將由機器完成,不再需要人工值守。全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實施后,十號線入庫時間減少130秒,平均折返時間減少60秒,平均站臺乘降作業(yè)時間減少25秒。除此之外,列車在運營可靠度、安全性、成本方面都有所改善。五號線南延線和十七號線也陸續(xù)采用全自動運行系統(tǒng)。

2020年,十四號、十五號、十八號線也將實現(xiàn)全自動化。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首席技術總監(jiān)王大慶在此前的采訪中表示:“隨著上海地鐵對于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的深入,未來開通的線路自動化程度將會逐步提高,遠程的系統(tǒng)性會更好?!?/p>

據(jù)悉,上海地鐵將依托METRO大都會,將逐步實現(xiàn)與公交、鐵路、航空等的銜接,建立地鐵大數(shù)據(jù)中心,探索移動智能技術的相關標準和資源平臺,深化智慧車站研究。

以上就是關于上海徐匯pos機,文化展品進駐上海地鐵的知識,后面我們會繼續(xù)為大家整理關于上海徐匯pos機的知識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!

轉發(fā)請帶上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mxllmx.com/news/31400.html

你可能會喜歡: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babsan@163.com 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